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郑林教授做客历史教育讲堂

发布时间:2025-05-28点击量:

(通讯员:朱琳)5月26日下午,历史教育讲堂第十六讲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举行。应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郑林教授作了题为“初高中历史教学与评价的素养进阶问题”的学术报告。学院学科教学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由我院王双怀教授主持。

郑林教授首先谈到初高中历史教材和课标的设计是有衔接和梯度的,进而提出“初高中历史教学与评价的素养进阶”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他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第一部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中,郑林教授展示并对比了初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异同,指出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是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要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层次,综合评定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第二部分“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层级与初高中能力进阶”中,郑林教授认为解决历史问题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对资料的阅读理解、考证,建立资料所述史事之间的因果联系,对史事做出价值判断这几个方面。关于初高中能力进阶问题,郑林教授认为能力由低到高有梯度,低阶能力是高阶能力的基础。初中学生的历史认识特点表现为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经验型,而高中学生的历史认识特点是抽象思维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以抛开客体的具体形象,借助于概念进行抽象的概括、分析、综合、推理。

在第三部分“能力进阶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与评价中的运用”中,郑林教授对于不同能力水平对应的教学方法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分类为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法、学生自主探究型教学法以及师生共同解决型教学法这三类,并展示了将不同考试题型融入进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案例。针对不同层次能力任务类型的命题形式,郑林教授认为要创设问题情境,给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根据学生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表现进行测评。

最后在交流环节,参会师生就“传统教学三维目标与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日常教学如何将核心素养具体结合起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王双怀教授作讲座总结。他指出本次报告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对于初高中历史教学与评价的素养进阶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阐释,极具启发性和针对性,参会师生受益匪浅。希望参会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