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学科建设

  • 科研机构
  • “一流学科”建设
  • 重点学科
  • “一流学科”建设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建设

    (一)中国史学科

       建设目标: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

       学位点:1981年,历史地理学二级学科在全国率先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中国古代史二级学科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历史地理学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历史学获批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同年设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中国古代史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历史学一分为三,中国史获批一级博士学位授权。2012年设立世界史和中国史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年发展态势:近年来,中国史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学科转向内涵发展。一是师资队伍规模扩大,从2010年的50人左右增长到现在的69人之多;二是科学研究实力稳步增强,从2010年前从无任何重大项目发展到现在共计8项重大或重点项目,学术专著的出版与论文发表也迅速增加;三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在已有两篇全国“百优”论文的基础上再获1篇提名;四是学科新增长点正在形成,西北少数民族文字和历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已经形成特色;五是学术交流的国际化程度提升,有三位外籍学者在学院长期任教,聘请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金子修一和英国剑桥大学麦大维为学院特聘教授;六是学科声誉不断扩大,除与日、韩、英、美等国学术机构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还将“西部大讲堂”打造为我校学术名片,得到国内同行的普遍赞许。

       学科评估:2004年,我校历史学在30个参评高校中位居第16位,整体得分75,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排名分别是第8、10、18、15,西北大学位居第13。2008年学科评估中,我校历史学在38个参评高校中与西北大学并列第14,而四川大学居第10,华东师范大学居第13。2012年第三轮评估中,我校中国史学科在58个参评高校位居第14(位次百分位为24%),在陕西省高校和西北地区高校均居第一,在西部地区仅次于四川大学。

       平台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为配合教学科研之需,本学科陆续收集各种第一手文物资料,现全部收藏于我校历史博物馆。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本学科1983年创办了《中国古都研究》,1987年创办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和《唐史论丛》,后两种均已进入CSSCI,在国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目前正在将《长安史学》打造为西部史学交流的综合性平台。2000年9月,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此基础上,正在建立服务于西北,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平台、资料中心与信息中心。2012年,依托历史文化学院,联合相关学科和单位创建的“国际长安研究院”获批为陕西省协同创新中心。

       队伍建设:中国史学科现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69人,其中教授31人,占总数的45%;教授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有15人;全体教师博士率高达96%,具有校外学缘者占教师总数的64%,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者8人。高学历、高职称是本学科师资队伍的显著特色,很多教授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近五年科研成果:中国史学科专业教师出版学术专著39部;发表学术论文上千篇,其中权威期刊42篇,核心发表130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其中重大招标课题5项,重点项目4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3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


       (二)世界史学科

       建设目标:国内知名学科。

       学位点:1984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两个方向在全国较早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我校获批历史学一级博士授予权,当时作为二级学科的世界史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历史学一分为二,世界史获批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世界史继承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改设为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开始接收优秀世界史博士人员进站研究。

       近年发展态势:目前,本学科发展潜力巨大,势头强劲。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中东中亚史、欧洲史三大方向凝炼研究特色,在美国史、冷战史、西方文化史、欧洲史以及中东史等5大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美国史、欧洲史、苏联东欧史、中东史、西方社会文化史以及世界近现代史等6大方向招收学术硕士。人才培养都走在省内和西部的前列。

       队伍建设:以学位点为依托,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将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世界史学科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中东中亚史与欧洲史三大方向凝炼科研团队,造就了一支精干的高水平学术团队。目前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有白建才、曹维安、何志龙、李化成、胡舶、马瑞映和王成军7位教授,李秉忠、宋永成、梁红光、郭响宏、霍文勇、詹晋洁、赵旭黎7位副教授,杨盛翔、张艳玲1位讲师。专业教师中14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一年以上的国外研修经历。未出国进修的教师正在为出国进修积极准备。

       学科评估:在2012年全国高校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世界史学科整体得分72分,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并列第19名,在西部高校中,也仅落后于西北大学,整体呈现科研相对较强,而师资队伍相对较弱的特点。作为学科的强项——“科学研究水平”总体得分73.9,排名第12位,其中“学位论文质量”并列第5,“科研获奖”位居第6、科研项目情况位居第10,“师资队伍与资源”位列第41位。显而易见,过小的师资队伍规模与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世界史学科的发展。

       平台建设:多年来,世界史学科一方面在本学科内部深挖潜力,组建了陕西师大欧美研究所等校内研究机构,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各种形式的外部联系,组建成立多层次的学科发展平台。2009年,我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合作基地”。2012年,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我校成立了跨学科、跨部门的国际长安学研究院,为包括世界史学科在内的各学科建设搭建了一方高层次的交流平台。201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支持下,我校成立中西史学比较研究中心。2013年,历史文化学院和西部边疆研究院中亚研究所合作设立了校级交叉学科“民族历史学”,拓宽了中东中亚历史研究。2014年,本学科李化成副教授联合中国史学科成立“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通过中西比较,建立世界史与中国史交流的学术平台。作为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的诞生地,该会定期在我校召开学术讨论会,使我校成为国内最主要的苏联东欧史学术交流平台。

       科研成果:依托学科优势平台,本学科各位学人不懈努力,保持了旺盛的科研产出力。近5年来,本学科共出版重要学术专著5部,发表权威论文27篇,核心论文33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3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部级以上各项奖励13项。科研产量和质量的同步发展为世界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三)考古学

       建设目标:特色发展学科。

       我校自2002年起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考古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并招生; 2010年成功申请了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招收中国考古、专门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管理四个方向硕士;2011年开始招收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2004年开始依托中国古代史招收博士研究生。

       历经百年,考古学为国家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国家更是加大了对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的重视力度和资金支持。考古学的发展态势良好:首先,考古学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既弘扬了传统文化,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考古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与生物学、地质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关联紧密,相辅相成。第三,考古学的个性体现在区域文化特点上,对考古学区域文化的诠释要靠在职的考古工作者,更要依靠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故各高校均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之上,借助所在地方考古团队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重点。针对陕西文物大省和西北考古工作的现状,我校专业定位为文物与博物馆学。

       从第三轮学科评估情况来看,学科整体水平层面上,本单位在参评的35所高校中位列并列第26,在具有硕士授权的14所高校中位于并列第5,在本省参评高校中位列第2。

       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本单位的“师资队伍与资源”居倒数。近几年已经引进了两位博士,初步形成了文物与博物馆学的教学团队。

       平台建设主要体现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与校外21家单位建立合作基地。在第三轮评估中,本单位的“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位次最后一名,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计划。

       在第三轮的学科评估中,本单位的科学研究水平位次偏后。目前这方面有所突破,“西安米家崖遗址2010-2011年考古发掘报告”、“商代青铜兵器研究”、“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分获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横向项目有国家文物局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博物馆人才培养政策措施研究”、文物出版社的“文物普查成果及社会化服务预研究”、陕西省文物局的“提升陕西省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对策研究”和榆林市政府的“榆林文化文物综合研究”。出版专著有《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第四辑)、《商周青铜豆的整理与研究》、《商周青铜盘的整理与研究》、《宝鸡戴家湾出土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商代青铜兵器研究》、《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参编《新中国历史学发展路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院长:danghuaixing AT snnu.edu.cn
    书记:yonghuil AT s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