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锦绣研究员做客集贤讲堂

发布时间:2025-04-30点击量:

(通讯员:郭志刚)4月29日下午,集贤讲堂第440讲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举行。应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李锦绣研究员应邀来访我院并作了题为“《阙特勤碑》研究与中外学术交流”的专题讲座。学院中国古代史方向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由副院长冯立君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李锦绣研究员介绍了她关注《阙特勤碑》的缘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有关于《阙特勤碑》的拓片,这个拓片是三多赠给吴士鉴的。根据三多的生平履历可以推断此拓片的拓印时间应当为1909-1910年之间,因为《阙特勤碑》的汉文部分是唐玄宗所写,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所以其拓片一直为众多文士所喜爱,三多将拓片赠予了许多文士。

第二部分,李锦绣研究员重点介绍了《阙特勤碑》的汉文部分和如尼文部分,她指出《阙特勤碑》高3.35米,东西长1.32米,南北宽0.46米,汉文部分是玄宗所写的,所以叫御制御书,碑立于开元二十年,汉文部分共14行。最早对《阙特勤碑》进行研究的是沈曾植先生,他结合两唐书对《阙特勤碑》进行了录文,纠正了一些史书误记。他指出突厥语无可考,而蒙古口语,历久相沿,可敦之为哈屯,达干之为答尔罕,叶护之为详稳、为桑昆、为想昆,旧语斑斑可相印证合。然则言之所谓特勤,即《元史》之的斤,亦即今蒙语所谓台吉矣。随后,李锦绣研究员对《阙特勤碑》的如尼文部分进行了介绍,并提到了关于阙特勤墓的发掘情况,指出其墓的地址在鄂尔浑河,其墓中出土了阙特勤的头像、其夫人的头像还有石羊等等。并且,李锦绣研究员还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古突厥文的基本情况,它包括前元音和后元音。读碑文主要是根据马洛夫先生的书来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无论学习突厥文,还是学习其他文字都重点参考了马洛夫先生的书。

第三部分,李锦绣研究员围绕《阙特勤碑》,讨论了关于碑文中提到的一些地点和数字的问题。比如《阙特勤碑》中多次提到于都斤山,于都斤山是突厥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但是关于于都斤山的位置所在,学者们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其在敖特根腾格里。随后李锦绣研究员分享了自己实地考察的经历并讨论了《阙特勤碑》中关于数字的含义与用法。

讲座最后,冯立君教授为整场讲座做总结点评。他指出李锦绣研究员的报告内容详实,极具学术价值和启发性,希望参会师生能够认真学习李老师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筑牢学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