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至19日在澳门大学举办了第六届东亚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长崎大学、名古屋学院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台湾)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理工学院5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我院王晖教授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并在会上宣读了《武关古址及其迁徙考》的学术论文,会议上并就王晖教授的论文进行了讨论。
5月29-31日在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大学酒店与会议中心举办了“中国文字系统及其与苏美尔、埃及、中美洲文字系统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罗格斯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达特茅斯学院、中国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陕西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河南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所四十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我院王晖教授、吕亚虎副教授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
王晖教授在这次会上宣读了《中国文字起源的时代与方法研究》,他指出,我国汉字起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提出中国文字正式形成于第二个阶段,即新石器晚期阶段,陶器刻画符号组字为词组或句子,表明中国文字的正式产生。其时代应在5500-5000年之间。王晖教授的主题发言引起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在随后的讨论环节和餐饮期间,他们纷纷就文字起源问题与王晖教授展开热烈的讨论和意见交换。
这次罗格斯大学四大文字系统对话的研讨会结束后,学者认为这次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交流与对话的示范性意义。美国布朗大学埃及学教授Leo Depuydt(李欧.德皮)给大会组办者以及全体与会者的公开信中说道:
在我的埃及学小领域中,本次会议是一个里程碑。可以说,出生时即被分开的埃及象形文字和中国象形文字这对孪生姊妹终于相遇了,玛雅文字和苏美尔文字参加到这次聚会中,使其成为一次快乐的世界文明团圆大庆祝活动。
在我的研究领域中,此次会议相当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会见毛主席。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才来到了尼克松面前。……
我希望这次增强交流的会议将被载入高等院校编年史,它也将被当做中西方高等院校关系发展中的转折点和强大的新的冲击力而被永远记住。
感谢组委会并送上最好的祝愿!
其他一些与会的学者也纷纷响应李欧.德皮的说法,给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给予一个充分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