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下午14:30,由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集贤讲堂”系列学术报告之“文字的童年”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古文献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聂鸿音教授主讲,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小忙教授担任主持。聂鸿音教授诙谐生动的讲解了几种上世纪发现于中国南方的奇特文字,为我院历史系学生上了精彩的一课。
韩小忙教授首先对聂教授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聂教授是研究汉语音韵学、西夏学、民族古文献整理的专家。在本次讲座中,聂教授主要讲述了六种奇特的古文字,分别是水族的占卜书、尔苏沙巴经书《虐曼史达》、女书信件、吉木家支的骨刻彝文、广西平果县感桑石刻、坡芽歌书。其中广西平果县感桑石刻目前尚未公开,仍在考究之中,聂教授运用古文字辨伪的方法分别从刻字材料、文字是否有一定的重复数量、古文字作假动机等方面加以肯定,但同时又从发掘现场、刻字工具、等方面提出质疑,通过对该石刻的分析,同学们不仅对感桑石刻有了深刻的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古文字辨伪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最后,韩小忙教授做了总结,并开始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古文字的形态以及令人忧心的现状与聂教授展开了讨论交流,聂教授给与了详细具体的解答和建议,同学们受益匪浅,本次讲座获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