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院博士生徐赐成应邀参加德国历史教育研修学校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15-07-16点击量:

     2015628日—711日,我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徐赐成应邀参加德国历史教育研修学校学习活动。本次研修学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课程分别在奥格斯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进行,不仅学习了德国历史教育相关课程,还考察了洪堡大学和诸多历史遗迹遗址及博物馆,徐赐成博士应邀做学术报告《“历史意识”在历史学习中的价值——以丝绸之路教学为例》,引起德中历史教育学者的极大兴趣。

  本次研修学校活动由奥格斯堡大学米夏埃尔·沃布林博士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孟钟捷教授负责课程安排和组织工作,孟钟捷教授担任中方代表的翻译、学习生活管理工作,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学问题》副主编李月琴副教授担任中方领队。沃布林博士具体负责课程实施和各博物馆、遗址参观考察的联系和交通安排工作。整个活动安排周密科学、细致精到,体现了德国学者的严谨和中方学者的认真负责。

  开班仪式在奥格斯堡大学会议厅举行,奥格斯堡大学副校长亨宁·罗森瑙教授、人文-历史学系主任马丁·米德克教授、国际学术交流处主任萨比娜·塔姆博士、国际历史教育协会主席苏珊·波普教授、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馆教育领事黄崇岭教授、欧洲历史教育家协会干事乔纳森·伊文-佐哈尔先生出席了开班仪式,仪式由米夏埃尔·沃布林博士主持。

  苏珊·波普教授以《全球历史教育发展趋势概览》为题,作为研修学校活动的第一堂课,讲座以历史意识、历史文化和历史教育及其关系为中心展开,强调在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习中要坚持多元文化视角和理解历史发展过程的多样性,历史教学要突出争辩性。

  接着,徐赐成博士作为中方代表,作了《“历史意识”在历史学习中的价值——以丝绸之路教学为例》的学术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教育发展概况,主体部分主要讲了“我们对历史意识的初步探索和理解”,并以“丝绸之路”教学为例,强调“历史意识是一个生成建构的过程”,报告引起中德同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得到苏珊·波普等德国学者的好评。

  此后,又先后听取了瑞士西北高等学院菲利普·马蒂博士的《“瓜分非洲和亚洲”——瑞士历史教材中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米夏埃尔·沃布林博士的《通过技术史重构现代化和全球化叙事》、安德列亚斯·瓦格纳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Diedof中学的教学理念》、意大利米兰大学弗朗切斯卡·郎茨博士的《21世纪博物馆的新理念》、不莱梅雅各布斯大学多米尼克·萨克森麦尔教授的《全球史观在美国、德国和中国》、奥格斯堡大学迪特玛尔·苏斯教授的《战后德国记忆政策中的二战》、柏林自由大学马丁·吕克教授的《柏林自由大学公共历史硕士培养》,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孟钟捷教授的《中国记忆政策中的二战》、留德博士生沈辰成《中德大众历史杂志比较研究》等讲座课程,随行其他成员也做了相关课程展示或介绍。活动期间还深入德国的大学和中学交流考察,并旁听了相关课程。

  通过本次研修活动,中德历史教育学者不仅在学术上进行了深度交流,而且多次举行联欢晚宴,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和友谊,为以后中德双方的历史教育合作研究,特别是校际之间的课程合作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我院历史教育学教学和课程建设工作发展开拓了发展空间。

徐赐成与欧洲历史教育家协会干事乔纳森·伊文-佐哈尔先生和台湾东吴大学林慈淑教授合影

徐赐成与向苏珊·波普教授赠送陕西皮影和我院院徽

徐赐成作《“历史意识”在历史学习中的价值——以丝绸之路教学为例》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