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晚七点,历史文化学院“星期四论坛”第六讲在长安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如期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世超教授应邀做客本次论坛,并为学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先秦中国与古代希腊》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成军教授担任主持,历史文化学院丁虹书记、李秉忠副院长与李化成、庞慧、刘晓东、郭妍利等教师,与同学们一同听了此次讲座。
赵世超教授主要从自然、地理、社会和历史等方面介绍了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的产生及其特点,并对二者进行了简要的对比。
介绍先秦中国,他从阐释黄土高原的形成和特点入手,总结黄河流域先民在生产工具、环境和灾害方面遇到的困难,并分析这些困难对先秦中国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离不开家族集体;二是社会摆脱不了对族长的依赖;三是形成了恐惧心理和恐惧人格,从而导致了对权威的崇拜;四是“族”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剥削只能发生在“族团”与“族团”之间;五是“国”是“家”的转化。
介绍古代希腊,他首先分析了巴尔干半岛的地理、气候、作物、矿产等自然和地理因素,总结了希腊带有三元结构的经济形态,即不甚发达的农业、发达的手工业和极为活跃的海上贸易。他认为希腊城邦民主制和以城邦民族制为基础的文化除了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更是历史的产物。指出在希腊迈锡尼阿伽门农时代社会上出现了集团化的倾向,但由于多利安人的入侵被打断。这次入侵还导致了移民潮的出现,从而造成了不同族类的人民大混合,割断了原始社会以来的血缘联系,同时蒙在贵族身上的神秘外衣也被打破。在作为移民主要目的地的小亚细亚地区出现了民主惯例,并反过来对希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希腊城邦民主制的产生。后来又经过梭伦和克利斯提尼对希腊政体的改革,最终形成了“主权在民、轮番为治”的社会。
讲座最后,赵世超教授与大家进行互动,并回应了学生的提问。在回答的过程中,他还从民主、集体、法制等几个方面对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社会进行了简要的比较。王成军教授对此次报告做了精彩点评,认为这是一场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报告,并鼓励大家学习赵世超先生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广博的学术视野。这次报告虽然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但是赵世超教授精准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灼灼闪耀的学术智慧却给每一位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在享受这场学术“大餐”的同时,都会有所领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