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号晚,《美国考古学理论与古代宗教研究》课程举行最后一次沙龙,师生进行友好互动,学生反响热烈,至此,本门课程顺利结业。
本门课程由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主办、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院副院长 Lars Fogelin博士主讲,郭艳利副院长担任课程助教。本门课程为期9天,共进行了6场讲座和3次沙龙活动。参加者除了选修本门课程的本校同学之外,还吸引了很多来自外校的学生和考古学者前来听课。
Fogelin教授分别就美国考古学的历史、过程考古学、后过程考古学、符号和文字辅助考古学以及印度佛教考古学进行了主题讲解。Fogelin教授详细地介绍了美国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美国考古学理论先后经历了从文化历史主义到文化过程主义到后过程主义再到现代考古理论几个大的过程。美国考古学的关注点也从只注重时间、地点、人物等问题到关注文化、历史、艺术、宗教、思想意识,再到利用Symbolism、Materiality、Agency Power、Cultural Materialism等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Fogelin教授还结合美国考古学的理论,对古代印度佛教考古学进行了诠释:通过考古学的发现,可以还原佛教的真实发展历史,并纠正文献资料记载的错误。Fogelin教授同时教给同学们考古学研究的“四个秘密”,强调考古学研究中要关注人、注意共存关系、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借鉴现代人物之间的互动等。
Fogelin教授的讲座富有思想性和前沿性,其大胆质疑的精神和研究方法对同学们启发很大,有助于锻炼同学们的批判思维能力;Fogelin教授的授课深入浅出,严谨中不失活泼,总能用简单生动的例子解释抽象晦涩的考古学理论。在所有的课程讲授和沙龙过程中,郭艳利老师及时的解释和翻译使得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中美考古学理论的异同,也对印度佛教考古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门暑期课程安排合理有序,师生互动交流热烈, Fogelin教授和助教答疑解惑适宜,既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也深化了同学们对考古学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在7月28号晚的沙龙上,Fogelin 教授总结了本门课程的内容,同学们也畅谈了对考古学的相关认识。之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Fogelin教授、郭艳利副院长以及杨欢、王少林老师这几天的辛勤付出和指导。在沙龙接近尾声之时,大家合影留念,本次暑期学校课程圆满落幕。
(撰稿:潘嫘,摄影 郭艳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