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传递梦想之旅——我院第二届“彩虹桥”支教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3-07-23点击量:

为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开展以“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的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二届“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团队深入渭南华县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开展了以“传递梦想”为主题的为期十天的支教实践活动。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一届“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都得到了当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团队的再次到来,受到当地热烈欢迎。

来到革命圣地高塘

712日,伴随着阳光明媚的天气,“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团队在学院团委书记柴永昌的带领下一行15人怀揣满满激情,乘车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华县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当团队成员拖着沉重的行李,进入到宿舍楼,发现一片混乱,宿舍异味浓烈,经过打扫之后,一切都变了新样。当晚便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对第二天工作的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不顾一天的劳累,纷纷投入到紧张的备课当中,期望明天的第一课为孩子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第二天上午九点,本次活动启动仪式在尚未竣工的操场上学隆重举行,华县团委书记张凯、高塘镇副镇长吴改丽、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校长张艳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团委书记柴永昌、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张昊出席了本次活动。团队成员王乐在启动仪式中代表全体成员表示:支教团全体成员一定践行承诺,始终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保证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活动的每一环节,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点燃孩子们的梦想。在启动仪式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还一起为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的捐助了书籍,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精心上好每节课

712日当晚,支教团队就与北村小学确定好了每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和第一天的课表。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团队成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每一节课,除了对学生进行暑期作业辅导,开设语数外等课程外,更开设了内容丰富的安全常识、手工、音乐、舞蹈、地理、传统文化等课程。团队成员利用自带的孩子们鲜见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孩子们身边的事例,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授形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片陌生而令其好奇的知识世界。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团队成员每天下午开会一次例会,各班班主任发言,讲述上课带班经验及存在问题和面临困难,在相互交流中,大家相互学习,提升对上课和带班的领悟。

举办班主任论坛

715下午,“彩虹桥”支教实践团队“班主任论坛”在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一楼教室举办。北村中心小学校长张艳、北村中心小学教师尚老师、孙老师以及支教团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活动由班主任王乐同学主持。论坛上,各班的班主任就几天的班级管理收获和心得进行了陈述和交流。虽然短短几天的时间,每个人都积累了很多班级管理的经验,从陈述中也体现出了各位支教老师对教育行业的热爱和忠诚。张校长在讲话时首先对本次活动的举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向大家介绍了北村中心小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现状,鼓励大家经常交流,相互借鉴;同时她希望大家毕业后能够扎根农村,为改善农村的教育现状多做贡献。在论坛的答疑环节,针对大家在前几天班级管理中出现的调皮孩子如何管理、表扬和处罚度如何掌握、小学生的男女情感等问题和困惑,张校长和尚老师给我们一一进行了解答。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引导,很多同学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从交流中大家学到了很多管理班级的知识和技巧

真心投入家访

家访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家访,团队提前掌握了一百多名孩子的家庭详细地址,并对其进行整理,选取居住比较集中村子和学生情况比较特殊家庭进行分组家访。通过家访,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掌握学生家庭困难情况等。同时,团队成员还为部分孩子拟定一份量身打造的回执,再经过集体整理和讨论之后,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反馈给学生的家长。家访期间,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贫困的家庭环境所震惊,为单亲家庭孩子的可怜遭遇落泪,为家长为孩子们的辛勤付出而感动。家访,使团队成员加深了对基础教育实际情况的认识。在连续的两天时间里,团队成员冒着大雨前往学生家里家访,回到学校,衣服就已湿透,鞋上也沾满了泥,但大家无怨无悔。此次活动给当地村民留下深刻印象,一位家长对团队成员说:“你们能来家访,就是了不起!”

参观渭华起义纪念馆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位于渭南市华县高塘镇,正是渭华起义的发祥地。团队成员利用启动仪式下午时间前往渭华起义旧址进行参观走访,凭吊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倾听当地民众讲述革命故事。在纪念馆中,向世人展示着渭华起义的主要经过的有关图片、史料,介绍着参与起义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悬挂着纪念包括邓小平、徐向前、高克林、汪峰等的题词。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了解并重温了当年的红色经典,成员参观过后纷纷表示,这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与教育,坚定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精心组织文艺汇演

721日上午,以“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为主题的第二届“彩虹桥”支教文艺汇演在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操场上拉开帷幕。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杜海斌、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校长张艳、历史文化学院团委书记柴永昌,“彩虹桥”支教团全体师生以及部分家长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黄怀伟、惠肖主持。整个汇演以六年级的《稍息立正站好》舞蹈拉开序幕,五一班的歌曲串烧《蜗牛+我相信》带给大家自信的力量。倾听自然的声音,感悟大地母亲的心怀,四二班诗朗诵《大地的话》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三一班的舞蹈《nobody》和五一班的舞蹈《可爱颂》让大家感受到孩子们的青春活力与可爱机灵。六年级同学带来的《负荆请罪》历史剧让全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四一班集体舞蹈《大家一起来》让全场的气氛活跃起来。五二班的一曲《心愿》唱出了孩子们对成长的感悟和他们真诚的愿望。三一班的《T台秀》充分展现了孩子的创造力,给全场带来惊喜。由四一班童话剧《精灵谷招聘会》在展示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教给小朋友如何为人处事。由五二班带来的恰恰舞动感与美感十足,迎来一阵阵赞许的掌声。在四二班合唱《宝贝》之后,参与本次支教的15名志愿者带来集体舞蹈《活力青春》,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充分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本次汇演凝聚了支教团队全体师生的辛勤劳动,也是对支教工作的一次检验。支教团通过此次汇演,不仅希望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更希望将爱心与梦想播撒在高塘这片热土之上。

永不能忘的收获

十天里,实践团队成员克服时而高温、时而暴雨的糟糕天气,克服饮食单一、蚊虫叮咬等诸多困难,没有一位成员中途退出,还有一位队员自己背着行囊坐车寻到高塘,与大家团聚,一起为完成支教活动而不懈努力。十天的支教生活可用紧张、充实、愉快、感动来概括。十天的支教活动虽然短暂,但是,对每位参加支教的同学来说,都是生命中难忘的一次经历。在支教中,如何“管好”最调皮的学生,如何在同学们中间树立威信与学生打成一片,如何使同学们对你讲授的内容能够专注,如何在短短的几天时间组织一项节目,等等,对所有的支教队员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支教队员最亲切地感受到了农村基层教育的现状,同时也赢得了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在离别的那一刻,同学们稚嫩脸庞挂满泪水,以及对支教队员的恋恋不舍,让所有支教队员内心深处无不收获着感动与欣慰!在最后的文艺汇演中,学生代表就曾问:老师,您明年还会来吗?所有成员的回答都很坚定:一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