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号下午两点半,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日新论坛第二十二讲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二层报告厅开讲。本次报告的主题为《中国古代宇宙创世论及中西天人关系比较》,由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晖主讲。
报告会开始前,主持人王海兵向到场学生简要介绍了王晖教授的基本情况。随后,报告正式开始。王老师的讲座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他大体的介绍了宇宙创世论在中国古代的起源,即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祖先神崇拜的没落,宇宙万物由最初的混沌状态逐渐形成的观点。其次,他又讲述了创世论的中西对比,王老师介绍了西方创世说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圣经》上帝造物说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太阳系起源说,和大爆炸学说。随后又相对的介绍了中国古代宇宙起源的历史,王老师认为宇宙起源论在中国始终是一以贯之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并通过不同时期的史料进行了论证。
第三部分则主要是讲述中西天神观、鬼神观的不同,王老师提出了在中国上帝是祖先神的化身,神和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在西方神是神,人是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中西方的神话观也因此有不同之处。由此王老师又引申到报告的第四部分,即中国古今天人观对后代的影响。
接着王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报告的第五部分:在中国没有严格意义的宗教。他认为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都是一种思想学派,不能被认定为宗教,佛教是一种宗教,但是属于舶来品,此后在道家基础上形成的道教,也只是树立了神仙意识,和修炼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由于宗教都是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体系的,所以道教也不能被认定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就在于中国古代宇宙创世论并没有给神留下位置。最后,王老师概括的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政教合一。
在报告结束后的交流环节,到场的各专业的同学们都纷纷围绕王老师今天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和提问,王老师都一一耐心的给予回答,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同学们都被王晖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述,丰富渊博的知识储备,耐心细致的回答所深深折服。本期报告会在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下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