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借助西安“博物馆月”系列活动契机,为引导我院学子借博物馆实境游览激活历史记忆,激发探索热情,厚文化自信,从而深化培养历史素养与增强创新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朋辈教育,5月17日,历史文化学院第八届“学长制”工作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组织开展“探源寻脉启文明,鉴往知来绘新章”博物馆月特色活动。

在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的专业引导下,参与学生依次参观了“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大主题展厅。
在“考古历程”展厅,志愿者借助大量实物和图片资料展现了陕西考古的诞生、发展和成熟历程。金石稽古,考古扬帆。通过数字化的金石考据游戏,学生们从青铜器拓片与金石学典籍中了解陕西考古的重要成果与中华文明发展脉络,“亲临”考古现场,认识中国考古学的悠久历史及文明的博大精深。

“文化谱系”展厅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先周文化、周原遗址五个单元展示了陕西的考古学谱系,志愿者通过介绍动植物考古及体质人类学等知识,展现出陕西境内的文化类型、文化特征及代表性遗址,强调了陕西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最后在“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展厅,志愿者分构建先史、盛世再现、追踪古都三个部分对陕西境内的代表性都邑遗址遗存、窑址墓地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展示文物修复、保护与研究工艺,呈现了各时期重点考古项目及陕西考古的重大成就,向参观学生展现了新技术、新手段、新材料在考古发现及文物保护中的创新性开发与应用。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此次博物馆月活动将历史课堂延伸至考古一线,我院学子通过实地观摩与互动体验,强化了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感悟到考古发现与文化传承的意义。未来,历史文化学院将持续推进“博物馆月”系列活动,推进朋辈育人工作创新转化发展,以期鼓励我院学子在博物馆中脚踏实地感悟史学考察与研究氛围,从而进一步培养兼具历史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史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