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第二十九期“文汇有约”活动于3月10日晚在文汇楼C段524会议室顺利开展,学院蔡娜副教授应邀参加。本次活动以“中学历史优质课程与教学的理解”为主题,聚焦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测评等核心议题,共计三十多人参与。
活动伊始,蔡老师从教育学理论切入,以“教育、课程与教学的三维关系”为脉络,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随后蔡老师援引“无设计不教学”的理念,系统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鼓励同学们追踪学科前沿,掌握现代科技,尝试在历史教学中正确合理利用AI技术。教学设计需以教学理论为根基,构建有机整合的教学系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结合OBE教育理念等,蔡娜老师对比了传统教学与成果导向教学的差异,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逆向课程与教学设计模式,倡导通过持续评估与反馈推动教学改进。
在案例分析中,蔡娜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程框架为例,提出围绕良渚与陶寺古城遗址设计以考古资料分析为主线的教学方案,课后拓展创新性要求学生查找不同遗址的相似文物并撰写文物解说词,并给出学习成果评价量规,以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估。在课程的教-学-评一体化进程中,加深历史理解,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本次活动深度剖析了优质历史课程的设计逻辑与实践要点,为同学们提供相关理论与案例参考。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蔡娜老师的讲授兼具学理深度与实践温度,其生动详实的讲授风格与前沿独到的教育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对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启发。活动尾声,全体师生以热烈的掌声向蔡老师致以敬意,第二十九期“文汇有约”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