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唐潮》编辑部主办的“史料文献与史学方法”读书沙龙首次研讨在文汇楼C段524举行。本次活动由学院2022级本科生林儒煦召集,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庄语乐同学担任引言人,分享其研究“北宋史料的编纂视角”。学院副院长郭响宏、博士后李初童出席活动。
开幕式上,召集人林儒煦介绍,本系列沙龙主要面向全国高年级本科生及低年级研究生,旨在为同学们提供分享读书心得与原创研究成果的平台,促进跨校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郭响宏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在读书渐成“奢侈品”的今天,同学们主动参与读书活动、坚守学术初心尤为可贵。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文学科提出更高要求,历史学专业学生更需夯实基本功,提升解读历史与叙事表达的能力。郭院长还提到,学院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师范生沙龙体系,今后应加强对非师范生的学术训练,鼓励多举办此类活动,助力学生成长。他预祝沙龙取得圆满成功。
引言环节,庄语乐同学以北宋前期为例,分析编年史叙述时序、王言与圣语的记录问题,探讨时政记在政务运作中的作用,并就历史编纂的研究路径与史源学方法的意义展开阐述。
在与谈中,李初童老师对庄语乐同学的研究给予点评,认为其文章体系完整、层层递进、思考深入,勇于对既有观点提出新见。她指出,该研究立足于扎实的文献基础和持续思考,经过多轮修改,展现出良好的学术素养与材料敏感度,值得同学们学习。
交流环节中,与会同学积极提问,庄语乐同学一一回应,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召集人林儒煦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庄语乐同学对史料的敏锐把握,鼓励同学们见贤思齐,提升文献解读能力,并就文献记载顺序、官方性质与可信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对后续沙龙活动表示期待,希望更多同学参与并受益。